头皮,在美容学上被誉为人的“第二张脸”。而围绕头皮健康产业,全球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这从国内外美妆集团在头皮健康领域的诸多动作可略窥一斑。
联合利华旗下的清扬,全球首发品牌首款头皮学专研系列产品;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卡诗开设“头皮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从基因检测、护理方案定制到智能光疗的一体化服务;美容风险投资公司True Beauty Ventures投资头皮护理品牌Jupiter……
中国本土美妆企业亦不例外。珀莱雅、橘宜集团和缙嘉集团等多家企业,也均已抢滩布局头皮健康赛道。
在头皮健康护理赛道,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精准功效和强体验感的需求,产品品类也在不断升级。在洗发水、头皮素、头皮精华、药用洗剂、护发素、头皮磨砂膏或头皮安瓶等众多品类中,头皮素开始迎来价值发现,成为头皮健康领域近年最大的“黑马”之一。
而老牌国货科丽尼,作为头皮素品类的开创者,迄今为止已在这一领域深耕14年,从当初默默无闻的“拓荒者”,如今已悄然跃居AG九游会官方平台头皮健康领域TOP级品牌。公开数据显示,头皮素市场95%以上的销售份额被科丽尼占据,科丽尼旗下的大单品“青蒿头皮素”,自推出至今销量破亿,稳居该类目第一。
14年来,美妆日化市场一直在快速迭代,无数入局者,来了,又在市场“风浪”中消失,而科丽尼却不断穿越周期。那么,从一个在“空白地带”开荒的先遣者,长成了头皮素领域的TOP1,科丽尼靠的是什么?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头皮护理市场规模已达52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42.7%,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亿元。这一市场规模,与消费者的旺盛需求不无关系。
《中国人头皮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已超2.5亿人,男性约1.63亿,女性约0.88亿,相当于每4位男性中就有1人脱发,每8位女性中有1人脱发。而脱发问题的根源之一,便是头皮出现了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作为人体皮肤的一部分,头皮的衰老速度是脸部皮肤的6倍,是身体皮肤的12倍。当头皮开始衰老,头皮的微循环会减弱,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不仅头发会出现问题,也会“殃及”面部皮肤,影响容颜美丽。而头皮健康护理,则旨在通过科学配方解决头皮屏障损伤、微生态失衡等问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头皮健康的重要性。在小红书搜索“头皮护理”,相关的笔记高达29万篇,“头皮健康”的笔记则超过7700篇;在抖音,与“头皮健康”相关的多条视频点赞量均超过20万。
但与此同时,头皮健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痛点,如大众认知程度不够,以及市面上的产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往往难以分辨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更适合自己。
比如,大多数消费者仅以一瓶洗发水“解决”头发和头皮问题,但事实上,许多洗发产品仍以清洁为主,无法应对头皮屏障或微生态受损的问题。而一些宣称能解决头皮健康问题的药用洗剂,往往又存在刺激,不适宜长期使用。如何安全、有效地解决头皮敏感问题,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困难点。
基于上述市场痛点,科丽尼早在2011年便开始做敏感头皮护理的研究,在团队的科研攻关下,一举冲破传统洗剂和洗发水的“天花板”,另辟蹊径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功效型品类——头皮素。
据介绍,头皮素旨在通过日常护理中的敷疗,调控头皮生态,调节皮脂分泌、平衡微生物菌群并修护头皮屏障,进而实现健康头皮环境和健康毛囊的目的。
经过14年不断坚守和深耕头皮素赛道,科丽尼终于“守得云开”——今年初,经国内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尚普咨询集团,基于对2024年度中国头皮素品类市场的深入调研,对销售数据等维度的分析及严格评估,认证科丽尼品牌位居头皮素品类销量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确认了科丽尼在中国头皮护理领域的领跑地位。
青蒿头皮素以诺奖同源植物青蒿提取物、高浓度的专利马齿苋和清凉薄荷醇为主成分,有效调节头皮菌群平衡水油平衡,增强头皮的抵抗力;马齿苋和吡罗克酮醇胺盐组成专利配方体系C-ABforce™,用于舒缓头皮的紧张状态;特别添加德国进口类神经酰胺,模拟脂双分子层,修护角质层屏障;同时,还采用了专研渗透科技C-MOLEALLY™,温和无刺激的有效渗透,修护头皮屏障。
经第三方机构认证,青蒿头皮素能调节头皮菌群平衡,修护头皮屏障,控制头皮油脂,且温和无刺激。在使用产品28天后,头皮经表水分流失率减少19.06%,头皮出油状况改善66.36%。
科丽尼青蒿头皮素在头皮健康护理上展现出的“天赋”,也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据公开数据,2024年,其青蒿头皮素大单品销量突破200万支。不论从销量还是销售额看,其均稳居头皮素领域的TOP1。
这与科丽尼的产品创新和研发不无关系,据悉,从第一代青蒿头皮素诞生至今,该单品已历经数次迭代升级。
在成功打造出青蒿头皮素这一大爆品之后,科丽尼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奔赴下一场新的探索。
科丽尼科研团队经调研发现,青春期是内分泌系统最为活跃的时期,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发生显著变化。进入青春期后,皮脂腺在雄激素及其他激素的刺激下分泌旺盛,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综合毛囊微生物及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等因素,导致皮脂溢出、马拉色菌的感染定植、表皮屏障破坏,继而出现头皮敏感、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囊炎等症状。
但在我国的洗护发市场,大多品牌主打的是普通人群或婴幼儿市场,鲜少有品牌关注青春期人群的头皮健康问题。
精准洞察到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科丽尼还精准聚焦青春期群体头皮特质,专研出了青春期头皮素及洗发水系列,产品以“调节皮脂分泌、平衡头皮微生态、修护头皮屏障”为核心,针对性解决青春期头皮困扰。
为验证科丽尼青春期头皮素功效,品牌还联合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针对上海、广州、北京三地18-23岁青春期群体,评估产品对头皮健康的改善作用。同期,协同三甲医院皮肤科,展开针对脂溢性皮炎人群的研究,系统验证产品功效及安全性。
据透露,科丽尼青春期头皮素产品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即将于今年8月重磅上市。此外,科丽尼医研共创的II类医疗器械产品“新洗护敷料”,也将于今年9月推出。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看,科丽尼青春期头皮素一旦上市,将再开先河,有望成为市场第一款专门针对13-23岁青春期人群的头皮健康产品。
从经典的青蒿头皮素,再到更加细分赛道的青春期头皮素,不难发现科丽尼在品类和产品创新上的开拓精神:找到一条无人涉足的小路,去开拓、深耕和坚守,直至开花结果。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创新是区分领导者与追随者的标准”,科丽尼正是靠着创新和坚守,终成行业的领头羊。
历经多轮营销、渠道和消费者需求的迭代和变迁,美妆品牌的生存发展之道,早已从讲故事变成了讲科学,不论护肤、彩妆还是个护,唯有真实的功效和品质,才能让市场买单。
科丽尼的成功,固然与其品类、产品创新高度相关,但真正赋予其成为行业“领头羊”的能力,是堪称雄厚的科研实力,还有14年来持续在一个细分领域深耕的专注力。
值得注意的,科丽尼对科研的深耕,并非只是简单地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应用,而是构建起了一个包括学术基础研究、原料和配方开发、功效检测、医研共创等在内的科学研究体系,并不断拓宽研究场域。
在风口和潮流不断快速变化的美妆日化市场,科丽尼始终坚持深耕科研力,以科研实力锻造品牌力和产品力,实属难能可贵。
成立14年来,科丽尼逐步在西安和杭州建成两大核心实验室:西安实验室专注原料和基础研究,杭州实验室则专注配方的设计、新技术的探索和品类标准制定的相关内容。其中,科丽尼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敏感头皮护理产品研发共建实验室”,在青蒿、马齿苋等植萃活性物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该实验室目前已拥有3项核心发明专利,5篇核心期刊论文,为科丽尼的产品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科丽尼的研发团队由多名植物学博士、生物学、生药学专家组成,立足特色植物成分研究,以敏感头皮需求为核心,关注如何通过科技提升安全植物成分的作用效率,让头皮素在敏感头皮的护理环节更有效的产生作用。据悉,该团队又新发现了具备修护和抗氧化特性的新植萃组分,已完成结构鉴定及功效验证,正在申报国家新原料备案。
除此之外,科丽尼的“医研共创”也为品牌构筑起更高的护城河——以前文提及的青春期头皮素产品研发为例:在产品开品阶段,科丽尼便与三甲医院皮肤科进行临床观察;为了充分验证头皮素作为“洗发水好搭档”的修护效果,在临观产品的使用步骤中,特别设置让受试者继续使用日常使用的洗发水叠加科丽尼的头皮素,来观测产品的修护结果。
凭借过硬的科研实力,科丽尼还向门槛更高的医疗器械类产品进军。目前,其为敏感头皮打造的“械字号”产品——皮肤屏障修护敷料已经上市,而新的洗护敷料也即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面世。
科丽尼在科研上的持续发力,也获得了来自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2024年底,科丽尼母公司浙江丽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5年又再次拿到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的认证;今年4月,科丽尼在极具行业影响力的“ICIC国际化妆品创新大会”上斩获“ICIC科技创新冉冉之星奖”。
以科研实力为“铠甲”的科丽尼,目前已成功打入几乎所有线上主流渠道,包括天猫、抖音、京东、小红书等。此外,科丽尼还将在已有线下渠道的基础上重点发力,包括专业院线、OTC药房、CS集合店、美妆新零售(如WOW COLOUR)等。
在“美力”觉醒的时代浪潮下,头皮健康产业正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全球美妆科技竞赛的主赛道。科丽尼,凭借14年的坚守与创新,不仅开创了“头皮素”这一革命性新品类,更以科研为矛、用户需求为盾,筑起中国品牌的科研护城河。
从青蒿头皮素的千万支销量到青春期头皮素的应运而生,从实验室的专利论文到械字号产品的问世,科丽尼的每一步都印证着“长期主义”的价值。
- 2025/08/02带你了解净化工程的物理净化方式和化学方式
- 2025/08/02生物滴滤技术在恶臭气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5/08/02【干货】污水处理的原理与技术
- 2025/08/022025上海生物发酵展即将启幕:展商、会
- 2025/08/02微生物细胞代谢与环境适应性调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