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认识一所 211 高校之郑州大学: 中原大地的教育旗舰,“双一流” 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郑州大学肇始于1956 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前身为 1963 年成立的化工部直属郑州工学院)和河南医科大学(源于 1928 年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医科)于2000 年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现为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建的 “双一流” 建设高校、“211 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入选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主校区(科学大道 100 号):占地 4200 亩,现代化教学科研核心区,拥有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总规模:占地 6100 余亩,全日制学生超 7 万人(含本科生 4.3 万、研究生 2.7 万),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顶尖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入选 “双一流” 建设学科,18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化学、临床AG九游会医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前 1‰)。
评估表现: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考古学等 7 个学科获评 B +,法学、软件工程等 9 个学科获评 B 类。
国之重器:拥有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全国第 7 家,高校中性能第一)、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贡献:10 家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超 2000 万人次,5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服务 “健康中国” 战略。
院士 16 人,国家级人才 300 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4 个。
卓越计划:开设 “钱三强英才班”“穆青新闻实验班”,17 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临床医学(5 + 3 一体化)录取分超一本线 分 。
国际资源:与 49 国 258 所高校合作,设中法、中俄联合学院,20% 学生参与海外交流 。
深造率:15% 保研至清北等顶尖院校,4400 名本科毕业生升学硕博(2023 年数据)。
就业优势:毕业生在河南医疗、工程领域占据核心岗位,临床医学、计算机等专业起薪居全省前列。
品牌项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冠军,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实现河南零突破 。
食宿条件:主校区食堂跻身 “河南高校美食 TOP3”,部分宿舍配置空调与独立卫浴 。
录取批次:全国一本招生,临床医学(629 分)、口腔医学(629 分)为竞争最激烈专业 。
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我国首款宇航员出舱头盔面窗,光催化技术净化空气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 。
校友网络:培养 8 位两院院士,建业集团胡葆森、正商集团张敬国校友累计捐赠超 2.1 亿元 。
郑州大学以 “求是担当” 为训,70 载深耕中原大地,既是 “河南高等教育的旗帜”,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区域引擎。2024 年,学校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跃升至全球第 550 - 600 位,彰显 “双一流” 建设成效 。
宁夏大学(简称 “宁大”)肇始于1958年,由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和宁夏医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的国家 “211 工程” 和 “双一流” 建设高校。2008 年跻身国家 “211 工程”,2017 年入选 “双一流” 建设高校,2022 年再次入选第二轮 “双一流”,现为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 “部区合建” 高校,以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 为校训,被誉为 “塞上江南的人才摇篮”。
宁夏大学以 “扎根西部、服务宁夏” 为使命,67 年深耕塞上教育,既是 “宁夏人才的摇篮”,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团结的战略智库。2025 年软科排名跃升至全国前 150 位,彰显 “双一流” 建设成效。
海南大学(简称 “海大”)肇始于 1958 年创建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后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是为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而设立。
2007 年 8 月,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1983 年成立)合并组建新海南大学,2008 年 12 月成为国家 “211 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现为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
海南大学以 “海纳百川,大道致远” 为校训,67 年深耕热带特色教育,既是 “热带人才的摇篮”,更是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智库。2025 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稳居全国前 150 位,彰显 “双一流” 建设成效。
青海大学(简称 “青大”)肇始于 1958 年创建的青海工学院,历经多次合并重组,2008 年成为国家 “211 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2022 年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行列。
现为教育部与青海省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 “志比昆仑,学竞江河” 为校训,被誉为 “青藏高原人才培养的摇篮”。
青海大学以服务青藏高原为己任,67 年深耕高原特色教育,既是 “生态人才的摇篮”,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智库。2025 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稳步提升,彰显 “双一流” 建设成效。
—— 中国西南的 “山地明珠”,“双一流” 综合性大学的百年传承与区域担当
贵州大学肇始于1902年,由贵州巡抚邓华熙创办的贵州大学堂,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历经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阶段,1951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2004 年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贵州大学,2005 年入选国家 “211 工程”,2017 年跻身 “双一流” 建设高校,现为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被誉为 “贵州高等教育的旗帜”。
全职院士 2 人),国家级人才超 200 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 个,专任教师博士占比 58.77%。
录取批次:全国一本招生,电气类(山东最低 597 分)、计算机类(596 分)竞争激烈,部分工科专业需无色盲色弱。
专项计划:“国家优师专项” 定向培养中西部教师,对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倾斜。
贵州大学以 “明德至善” 为训,123 年深耕山地科技与人文,既是 “贵州人才的摇篮”,更是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智库。2025 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稳居全国前 120 位,彰显 “双一流” 建AG九游会设成效。
- 2025/08/14为什么选择清渟科技数智化饮水方案
- 2025/08/14凶狠!台风“杨柳”将先后登陆我国台湾岛及
- 2025/08/13张浩千:以合成生物学赋能农业让“生物造万
- 2025/08/13窖泥微生物新研究;茶露酒标准征求意见;古
- 2025/08/13上新了!攀枝花芒果科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