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类: ➢ 嗜热菌:包括耐热菌(最高45~55℃)、兼性嗜热菌(最高50~65℃)、专性 嗜热菌(最适65~70℃)、极端嗜热菌(最高70℃)、超嗜热菌(最高 113℃); ➢ 嗜冷微生物(嗜冷菌):最适15℃,最高20℃,最低0℃的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 嗜酸微生物(嗜酸菌):只能生活在低pH (4)条件下,在中性pH下即死亡,pH2 甚至pH0.5下也有生活,如:硫化叶菌属、硫细菌属、热原体属; ➢ 嗜碱微生物(嗜碱菌):能专性生活在pH10~11的碱性条件下的微生物; ➢ 嗜盐微生物(嗜盐菌):必须在高盐浓度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一般Nacl浓度3% 左右,盐杆菌等极端嗜盐菌必须生活在12~30% Nacl中; ➢ 嗜压微生物(嗜压菌):必须生长在高静水压环境中的微生物;均为原核微生物可 分为:耐压菌、嗜压菌、极端嗜压菌。
2 微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互生 ➢ 互生: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共同生活相互获利,或偏利一方;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 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
➢ 海水中的微生物: ➢ 种类:多数是嗜盐菌; ➢ 水平分布:沿海带,海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温度适宜,每毫升海水含100000 个;外海带,每毫升含菌10~250个; ➢ 海洋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内陆气候、雨量、潮汐的影响。
➢ 空气中的微生物: ➢ 空气的生态条件(紫外线、干燥、温度变化大、缺乏营养等)决定了空气不是微 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 ➢ 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土壤(飞扬的尘土把微生物带至空中) ; ✔水体(水面吹起的小水滴) ; ✔人和动物(皮肤脱落物、呼吸道等);
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人及动物体上的微生物 ➢ 人及动物体上的微生物: ➢ 正常菌群: ✔皮肤上:葡萄球菌; ✔鼻腔中:葡萄球菌、类白喉分支杆菌; ✔胃内:少量耐酸菌; ✔肠道:种类多,拟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 产气荚膜菌等;
➢ 菌群失调:当正常菌群由于某种原因(如服用抗生素)破坏了菌群之间的平衡。
➢ 食品上的微生物: ➢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主要有:曲霉属、青霉属、镰孢霉属、链格孢霉属、拟青霉属、 根霉AG九游会属、毛霉属等;
➢ 农产品上的微生物: ➢ 各种农产品上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引起霉腐和动、植物中毒,危害极大; ➢ 在已知的5万多种真菌中,至少其中有两百多个种可产生一百余种线 种能致癌,其中黄曲霉菌株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为最高;含黄曲霉毒素最多的 食品是霉变花生及其制品、玉米、“红变米”、“黄变米”等; ➢ 防止粮食污染霉变的方法:✔所贮粮食含水量低于8%; ✔造成低温缺氧环境(密闭); ✔使用防霉化学药剂。
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土壤中的微生物 ➢ 土壤中的微生物: ➢ 数量和种类:✔微生物的“大本营”、“菌种资源库”; ✔同一土体因通气、水分、营养等差异,使不同微生物呈立体分布; ✔每克肥土中通常含有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 有几百万至几千万个微生物; ✔细菌(~108)放线)酵母菌 (~105) 藻类(~104)原生动物(~103) ➢ 分布:在5~20cm土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水平分布: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所含 微生物不同;垂直分布:同一土壤的不同深度, 微生物的分布不同; ➢ 作用:吸附和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有机污染物。
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人及动物体上的微生物 ➢ 人及动物体上的微生物:
➢ 极端微生物:凡依赖于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毒、高渗、高压、干旱或高 辐射强度等绝大多数生物都无法生存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淡水中的微生物 ➢ 淡水中的微生物: ➢ 来源:土壤、空气、污水及有机残体; ➢ 种类:自养菌; ➢ 影响微生物在淡水中分布的原因:营养物质、温度、溶解氧、pH等; ➢ 作用: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机污染物。
➢ 空气中的微生物只是短暂停留,是可变的,没有固定类群;主要是有芽孢的细菌、有孢 子的霉菌、放线菌及各种孢囊;
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水中的微生物 ➢ 水中的微生物: ➢ 来源:水体中固有的;来自土壤(径流);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空气(降雨等);
➢ 种类很多,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和数量受水体类型、有机物的含量、微生物的拮 抗作用、雨水冲刷、河水泛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等因素的影响。
➢ 工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 大量的工业产品上分布大量的、种类各异的微生物,一旦遇适宜的温度、湿度时 会大量生长繁殖,引起严重霉腐、变质; ➢ 微生物引起工业产品的霉腐(劣化)包括: ✔霉变:由霉菌引起的劣化; ✔腐朽: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酶解有机质使其劣化的现象,如由担子菌引起 的木材或木制品的腐朽现象; ✔腐烂或腐败:主要指由细菌或酵母菌引起的使物体变软、发臭性的劣化; ✔腐蚀:主要指由硫酸盐还原细菌、铁细菌或硫细菌引起的金属材料的侵 蚀、破坏性劣化; ✔变质:指由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 防止工业产品霉腐的方法:控制温度、湿度、氧气和养料;采用化学抑菌剂、杀 菌剂或物理杀菌剂;产品加工、包装过程中严防杂菌的污染等。
- 2025/07/23华大万物CEO刘欢:2030年中国农业微
- 2025/07/23田淑娴:扎根田野践初心科技兴农惠民生
- 2025/07/23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微生物与环境间的相
- 2025/07/23微生物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 2025/07/2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硕士新农人